霍山黄大茶外形梗壮叶肥,叶片成条,梗叶吉相连形似钓鱼钩,梗叶金黄显褐,色泽油润,汤色深黄显褐,叶底黄中显褐,滋味浓厚醇和,具有高嫩的焦香。下面茶诗网通过霍山黄大茶的工艺,来深度了解下此茶的背后故事。
1、杀青
又称炒青,这一步是固定茶叶品质的关键,在炒制的过程中,不仅可锁定营养物质不流失,还能蒸发含水量,杀青过程在130℃时3进行,越炒5分钟,当看到叶色变暗,有茶香冒出时即可出锅。
2、包揉
霍山黄大茶具有黄汤黄叶的特点,包揉和炒青是需要反复三到四次,才可以制作出具有品质特点的霍山黄大茶,毛尖价格,将炒好的茶青迅速用草纸包好,静放约一个小时,在此段时间中间需开包翻动一次,令黄变均匀。
3、复炒
当锅的温度达到70-80℃的时候,理直、压扁芽叶进行翻炒。叶温约在50-55℃的时候出锅会有助于复包变黄。
4、复包
炒过之后,可以按照初包的方法,把50℃的炒叶包装好,经过约50-60分钟,当叶色变为黄绿色之后,就可以进行复锅三炒了。
5、三炒
按照复炒的方法进行三次炒青,这一步主要是为了让外形条索定性,提升茶叶整体问题,为漫长的闷黄做好准备。
6、闷黄
为了使叶内的水分分布均匀和化合物能自动氧化,需将三炒霍山黄大茶茶趁热摊放在细篾簸箕上,厚度约为5-7厘米,然后盖上草纸保温,堆放24-36小时,便可进行四炒。
7、四炒
铁锅中的温度控制在60-70℃,进行最后一次梳理外形的炒青,令闷气和水分散发,增进香味。起锅之后如果发现黄变程度不够,可以继续堆积,一直到色变适度,就可烘焙。
8、烘焙
烘焙时温度需保持40-50℃上下,慢慢烘焙,致使形成色香味俱全。霍山黄大茶的含水率5%左右,下烘摊放,充分变凉后,即可包装入库。
专题: